樓主
普通會員 TA的每日心情 | 開心 2021-3-25 16:41 |
---|
簽到天數: 6 天 [LV.2]偶爾看看I
|
俗話說得好,無以規(guī)矩不成方圓。好的規(guī)矩,既是一種文化傳承,也是一種素養(yǎng)禮節(jié)。可如今,一些規(guī)矩,知道的越發(fā)很少了,比方說,餐桌上的規(guī)矩。正確的餐桌規(guī)矩不僅可以使整個宴席和諧有序,而且還使整個宴席活動取得圓滿而周全,更為重要的是使主客的感情得以充分的升華。
記憶中的餐桌規(guī)矩,大多是上輩的身教言傳,當然也有些是道聽途說,那么我們就要吸取精華除去糟粕,所以到了我們這輩就有義務繼續(xù)發(fā)揚這些優(yōu)良的餐桌文化。在家鄉(xiāng)的餐桌上,是很講究論輩(資)排座的,總的來講,座次以“尚左尊東”、“面朝大門為上席” 、“舅爺為尊,舅爺座席姑爺陪”、“長幼有序”等為原則。上席一般為輩分最高的長者,下席為最底者。如是家庭宴席,上席為遠道而來或最為尊敬的客人,主人則居下席。上席未落座,都不能落座,上席未動筷,都不能動筷,敬酒時從上席按順序一路敬下,更有講究者,如宴席正在進行時,有朋自遠方來,無論長幼,全席人站立出迎。如是遇到重大喜事宴請親朋好友,宴請時席位座次的安排上更有講究。如果處置不當,來客輕則說幾句難聽的話叫人難堪,重則得罪客人拂袖而去,有的甚至“豎路”(互不來往)。所以主人往往還要請一位頭腦精明、熟悉禮儀的知客先生來安排座次。當然也有一些客人比較謙虛,相互推讓舉例子講道理,再經過幾番拉扯,方才入席。只因我們長期在外,很少接觸此類禮節(jié),所以在外宴請客人時對坐次也比較隨意寬松,大家常常圍席而坐,以開心為準則,增進感情為目的,禮尚往來,志同道合一家親。
在主人的安排就坐后,便開始從廚房端出最好的酒菜來款待客人。一般先上葷菜或下酒菜,并且放在上席位置,然后再上小菜,依次擺放餐桌。如是遇上吃“十大碗八大碟”婚慶喜事的日子便更有一番講究了,每碗實實在在,里子面子全有,據說在這種日子里有兩頓可以吃上這十碗八碟,第一頓叫“商媒飯”,(商量媒人在女方多說好話,以便方便順利娶回媳婦),媒人坐上席,好酒好煙伺候;第二頓是舉行婚禮的當天中午,也叫迎親飯,送親的客人坐上席。主人一般在上第六道菜時便開始向客人們輪流敬酒,這種規(guī)矩現在也有,但好像并沒有規(guī)定上第幾道菜時開始敬酒,但新郎新娘要向每桌客人敬酒謝意是必備的程序(不同的地區(qū)可能不盡相同,但表達情感相似)。
宴席上款待客人自然少不了相互敬酒,斟酒八分,小眠一口也算是一種酒文化。如是喝得盡興時再劃上幾拳,非得喝個熏熏大醉才能體現主人的熱情好客?,F如今大家都比較注重養(yǎng)生,像這種規(guī)矩現在也很少見了,小酒怡情,大酒傷胃,酒雖好可不要貪杯。
人們常說“坐有坐相,吃有吃相”,這也是餐桌上的規(guī)矩之一。吃飯時,切記不要一邊吃飯一邊閃腿或蹺起二郎腿,或爬在餐桌上吃飯,或左手托腮右手夾菜等等,這些都是不禮貌的形為,必須坐姿端正一手端碗,一手拿筷;夾菜時切記不要挑、撿、翻,做到一夾一個準,吃不露聲,飯不剩碗;切記就餐期間不要大聲說笑,就餐期間不吸煙也是對大家的一種尊重;切記就餐期間不要用牙簽或筷子剔牙,若是遇到要打噴嚏或擦鼻涕,離席處理是一種比較好的方式;切記就餐期間不要挖鼻孔,否則會影響大家食欲。
就餐期間對一些突發(fā)事件要會及時應對和圓場,否則會破壞就餐氛圍。例如不小心碎了杯子碗或勺子,應說歲歲(碎碎)平安,筷子落地應說你快(筷)樂(落)了。給客人盛飯不應盛得太滿,然后雙手端碗挮向客人,當客人飯快吃完時,主人立馬放下碗筷,雙手伸向客人幫客人再添一碗,此時客人站起客氣的說“我吃好了,各位慢吃”,主人會說“您沒吃好”,并端上茶水,一般斟上七分為準,所以就有茶七酒八的說法。至于如何握筷別餐,也沒有仔細研究,上輩也沒怎么明說,到我輩之時也是知之甚少。因為握筷別餐極度講究,如是操作不當會引起不必要的誤會或讓人極度尷尬哭笑不得,所以現在這一禮節(jié)基本省略忽略不計了。
時代在進步,生活品質在提高,如今的餐桌規(guī)矩又增添了些新的元素,宴席開始前會來盤“經濟半小時”(搓麻將),席中主人會請一位能說會道見多識廣的段子手,要么來段搞笑的成人笑話,或是來篇極有深度的演講,或是講古論今討論著當今的時事政治或是花邊新聞等等,將整個宴席的氛圍推向高潮。智能手機的出現,宴席中總少不了一些低頭族,他們邊吃飯邊玩手機或是自拍場景,這些都是不禮貌的行為,更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現。所以新的餐桌規(guī)矩就是就餐時不玩手機成了最基本的禮節(jié)。
在了解餐桌上的規(guī)矩后,宴席就餐時就會少份尷尬,多份開心,減少誤會,增進友誼,做到文明就餐成為餐桌禮節(jié)中最為重要的規(guī)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