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訊員 謝理文)近年來,隨縣堅持把建設規(guī)范化、標準化村級黨群服務中心作為建強基層黨組織的重要抓手,自2016年以來,累計投入資金2000余萬元,全縣384個村(社區(qū))黨群服務中心面積全部達到300平方米以上,消除了聯系服務群眾的“空白地帶”。
統籌謀劃抓規(guī)范。成立由縣委組織部牽頭,縣財政局、縣住建局、各鄉(xiāng)鎮(zhèn)為單位的黨群服務中心建設工作專班,對全縣村級黨群服務中心位置、房屋結構和擬建場所選址、面積、功能等方面,進行實地調查,建立不達標黨群服務中心動態(tài)管理臺賬,指導各鄉(xiāng)鎮(zhèn)制定不達標黨群服務中心改造規(guī)劃,逐步推進、逐步解決??h財政局統籌資金全力保障建設工程實施并做好資金監(jiān)管。縣住建局根據村莊規(guī)模大小、人口分布特點、交通條件狀況、村莊發(fā)展規(guī)劃等,進行科學規(guī)劃、統籌安排。各鄉(xiāng)鎮(zhèn)按照適度超前、量力而行的原則,統一規(guī)劃、統一設計、統一質量、統一驗收、統一配套開展實施。
多方籌資抓建設。針對村集體經濟薄弱,建設資金短缺難題,采取上級部門配套、縣財政獎補、駐村第一書記幫扶、聯系單位援建、黨員干部義務投勞等多渠道籌資方式進行建設。縣財政每年根據市委組織部聯系服務群眾資金撥付情況進行資金配套,對工程竣工驗收合格的,按照每個新建黨群服務中心補貼6-10萬元,改擴建黨群服務中心補貼1-2萬元的標準進行“以獎代補”。
拓展功能抓利用。通過三項措施,確保場有所用。一是干部輪流坐班。駐村第一書記、村“兩委”干部在每天工作時間以外,至少要有一人值班,負責做好信訪接待、處理日常村務等工作。二是便民服務代理。設置便民服務室,推行村民事務代辦制度,對行動不便的群眾,由村干部到鄉(xiāng)鎮(zhèn)或縣級服務大廳代為辦理。三是打造中心陣地。將村級閱覽室、村文化活動廣場納入黨群服務中心功能范圍,方便黨員群眾及時了解相關政策、信息,定期組織黨員群眾開展廣場舞、籃球比賽等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讓黨群服務中心真正成為凝聚群眾的堅強陣地。
|
|